当前位置:
首页 >
新闻资讯 >
行业新闻 > 详细内容
- 潇洒走人间--访著名画家许石丹
- 发布时间:2011/9/25 阅读次数:42849 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【大】
重拾画笔
1975年,被下放劳动的许先生因邓小平复出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重归画坛。1981年的一天,北京市人民政府专门派人到南京,要接许先生到北京,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作一幅巨画。他心里纳闷:北京画家那么多,为什么偏从南京请我过来?
到北京后他才得知是他在杭州艺院读书时的另一位院长、著名美术家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开渠先生推荐的,而且刘老还请他到家里去吃饭。他们分别多年,却一见如故。“刘老对我说,付抱石、关山月会合画一幅‘江山如此多娇’,你独立画一幅。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希望北京的主要景点都包括进去。难度是有,但你在绘画、建筑、园林各方面都行,非你莫属了。”
“那时我住前门饭店,专门给我配备一辆车,想去哪去哪,该去的地方都去了。最后拿出几张草图,他们看完都说好,以建筑的慧眼、画家的笔墨,描绘北京的风貌,就叫‘华都朝暉’吧。接着的难题是:到哪里去找那么大的纸呢。为此专门请来了北京荣宝斋的师傅,用最好的工艺将宣纸拼得天衣无缝,然后在大厅的墙壁上铺上大幅毡毯,再把宣纸钉在长木条上,两端用绳子通过墙上滑轮,两边各站一个服务小姐,按照我的要求将宣纸上下移动。我就这样用碳条把画面布局画好,再用画笔,融会西方水彩技法,先以水墨赭石涂抹山势,双勾描绘天安门,故宫建筑群,再以破头散笔、皴擦,使山势成趣,壮丽盎然,然后将近树用狼毫运墨。枝叶线型遒劲,最后再将宣纸铺放在地板的毡毯上,渲染敷色。‘华都朝暉’从起稿到完成将近花了二个月。”
巨画完成后,成为许多重要外事和国事活动的背景。邓小平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过,他很喜欢这幅作品。
许先生常说:“画是我的最爱,画画是我的生命,我一天不动笔就过不了日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