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能、CO2、H2O。→葉綠體→C6H12O6(醣類)→動物、真菌、細菌
光合作用製造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,除了供應原來細胞的生長代謝外,大多暫時貯存在葉內(白天),夜間才經由韌皮的篩管(或篩細胞)輸送到枝、幹、根、花、果實各部分,以供該處生長及貯存之需。
含葉綠體(綠色)的細胞,其光合作用效率很高;據估計,一年中約可將一千七百億噸的二氧化碳固定(合成)成為有機物。現今,大氣中約有七千億噸之二氧化碳;所以,每年經由植物的光合作用,可將地球上五分之一以上的二氧化碳轉換成生物的組成物質。當然,這些被固定了的二氧化碳,並非永遠由大氣中消失;因為,經由生物的呼吸作用,不斷地再將二氧化碳釋出歸還於大氣中;況且,目前人類大量使用的石化燃料(汽車及工廠用的石油和煤炭)之燃燒,也對二氧化碳的回歸貢獻不少。
近來,由於世界各地人口遽增,人類食衣住行的需求,破壞了大量的森林及綠地,因此,植物固定二氧化碳和釋出氧氣的量,相對地減少許多,以致使空氣品質下降。尤其在"水泥森林"的都市中,放眼只見鋼筋水泥的房子、日日增多的汽車及工廠,表面上看來,我們的生活更方便、舒適,但實際上,我們能"存活"的最基本條件──乾淨的空氣和水,已遭受到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威脅!目前,雖有環境保護署對嚴重污染的空氣不斷地提出警告,但並不能解決這個威脅你我生命的問題。因此,"綠化"每個人、每個家庭、機關環境,已不再只是賞心悅目,可有可無的事了。"綠化"是每位"我要活下去"的人,刻不容緩的首要之務!
蒸散作用
闊葉樹的葉片薄而寬大,所以水分蒸發速度較針葉樹為快,而一般蒸發也會因空氣溫度變化而異。空氣乾燥、溫度高時蒸發快,空氣潮溼、溫度低時則蒸較慢。這種「蒸散作用」主要係透過葉的氣孔進行,少部分則經由葉表之角皮層散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