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具備從葉面吸收水分及礦物質(無機鹽)的特性。葉面的水分吸收能力,通常針葉樹比闊葉樹強。葉所吸收的水分即使不足以供給生長,也可維持樹最低的生命存活機能。針葉樹遇到腐敗、改植,或根部重大損傷時,就必須作葉面噴霧水作業,理由是針葉樹從葉面吸收水分的能力強,葉面噴霧水可供針葉樹吸收水分;而對闊葉樹而言,則有抑制水分從葉面蒸發的功效,闊葉樹落葉改植時就不必噴霧水。
呼吸作用
「光合作用」是生產,而「呼吸作用」則是消耗。植物維持生命所需的能源,係由「呼吸作用」產生,它利用空氣中的氧,使葡萄糖等有機質(如碳水化合物)完全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(CO2和H2O),並釋出貯存的化學能。這些被釋出的化學能可用來"做工"──例如使植物生長,把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澱粉,這種多醣類就是植物體的貯存能源。一般人都認為樹木的呼吸作用,完全只在葉部進行,其實根、樹幹、枝葉的表面,也有少量的氣孔或皮孔,可進行氣體的交換,供應該處細胞呼吸所需之氧氣。
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剛好是完全相反的作用,植物體的活細胞,不分白天、晚上都不斷地進行呼吸作用。呼吸作用的過程,亦可簡列如下:
C6H12O6葡萄糖+O2氧→任何時間、活細胞→H2O水+CO2二氧化碳
根部因在地面以下,不受陽光影響,所以不論畫夜都只行呼吸作用──吸氧,吐出二氧化碳,容易形成碳酸,使盆土酸化。氧氣會促使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。形成無機鹽供根部吸收。因此,保持盆土內空氣流暢,對盆樹根部的發育、吸收力及整體樹勢活力影響甚大。這是因為根部的吸收力與換氣性及葉在「光合作用」的速度正比。因此,盆面鬆土工作及採用粒土種植非常重要。葉在白天因「光合作用」旺盛,吸取二氧化碳吐出氧;夜間則因光合作用停止,而只有「呼吸作用」,吸氧吐出二氧化碳。